为全力做好消防安全大培训工作,提高消防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全力提升社会群众消防安全知晓率。宜春支队结合实际,强化措施,着重针对三个方面,积极采取应对举措,精心打造夏季消防宣传品牌,助推消防安全大培训工作纵深开展。
一、重点培训“三类人群”,提高宣传认知度。一是聚焦领导干部,加大宣传广度。按照消防安全大培训工作方案的要求,支队主动与市委党校进行对接,先后开展了消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培训班、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党内外科级干部培训班,市委党校专程排班,插入消防安全专题讲座课程,共计培训讨论时间2天,培训科以上干部共计600余人。二是紧盯重点单位,加强隐患自查力度。组织消防安全一、二级重点单位负责人及供水、供电、供电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部门责任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积极培育消防安全“带头人”,开展市级培训12次,宣教800余人,县级培训108次,培训6000余人。特别是联合市房管局组织中心城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和保安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各物业工作人民、保安结合抄电、抄表时深入居民家中对用火、用电等情况进行消防安全排查,目前累计走访5000户家庭。三是关注学校师生,加强宣传深度。积极协同教育部门,组织向全市中小学师生传授生动活泼、简单易懂的消防安全常识,共投入60余万元专项经费,购置消防安全知识读本30余万册。同时,结合消防宣传进军训活动,各地开展军训消防宣传教育共50余次(场),培训师生逾万人。
二、组建“三支队伍”,实现宣传联动性。一是组建乡镇宣讲队伍。发动全市200余名街办乡镇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开展“消防大讲堂”活动300余次,发放资料50000余份。二是组建社区宣传队伍。联合派出所发动社区居委会选取有号召力的居民成立社区宣传服务队,经过统一培训后,按照网格化分工,组织辖区居民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依托社区宣传橱窗、宣传横幅、宣传资料等“静态”介质,配合“动态”讲座,使社区居民掌握灭火器、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和逃生技能。目前,全市50余个社区建立了宣传服务队。三是组建微型站队员宣传队。结合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工作,对微型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自查自改单位火灾隐患、熟练操作使用消防器材、定期组织本单位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等能力。
三、搭建“三大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一是搭建固定宣传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已建成2处消防宣传科普馆,分阶段、分批次组织社会消防从业人员和群众进行集中参观学习,通过宣传人员的讲解和直观的接触消防器材设施,切实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水平和能力。二是搭建网络宣传平台。注重“三微”(微信、微博、微电影)平台建设,7月份,宜春支队及下设的11个大队均入注“今日头条”,支队微信多次在全国消防微信公众号阅读指数周排名进入前十。利用手机短信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的特点,定期发送提示性短信,针对不同工种人员开展分类宣传,累计发送消防安全提示短信10万余条,形成便民、利民宣传新举措。三是建立公共服务宣传通道。支队消防宣传车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共计100余次,群众关注度高,反响好。在宜春电视台、宜春广播电台、江南都市报、赣西晚报,分别开设了“消防故事”、“消防之声”、“走进消防”、“宜春119 ”四个专栏,跟踪报道夏季消防检查工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