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欢迎您的到来!现在是: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阅读
人工智能前景广阔,多方合力谋划布局
作者:管理员 | 日期:2024/1/19 10:29:49 | 人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人工智能,并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将开启新篇章。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专家预测,203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贡献近90万亿元的经济价值,其中我国将突破30万亿元。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和算力资源日益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借助产业和场景的优势,将大模型与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相结合,寻求多场景应用、垂直化和产业化的落地,为市场带来新的利好。

比如,在交通物流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可以助力企业提升运输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的成本;在文化旅游行业开发文化大模型,能够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充分挖掘文化数据的价值;在科技创新领域以科学数据支撑大模型的开发,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各类科学数据和科技的文献应用等。

人工智能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创新浪潮带动下,预计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等各环节将迎来快速迭代演进和探索突破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将推动人工智能有序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重塑产业生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人们“+”出美好新生活。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需要加快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推进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实体经济。同时需要明确我国人工智能所要解决的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等问题,锚定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模式和方向,从而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主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动,自上而下地激发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活力。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要发挥全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建设区域级、行业级、企业级等多层次智算聚合服务平台、算力并网平台,广泛汇聚多方算力资源,整合闲置算力,特别是各地政府主导建设智算资源,实现多地算力资源的共享和最优利用,减少投资浪费,增加市场有效供给。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离不开法治保驾护航。科技让生活和消费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但同时也让人们面临着身份信息泄露和隐私安全风险。在科技的便利性和隐私保护之间,需要法律与监管尺度进行平衡。就此而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创新,相关法治建设也要谋定而动、与时俱进、趋利避害,实现多方共赢。(张国栋)

编辑:喻悦
上一篇: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强大力量
下一篇:40.5万亿元 制造业加速提质增效
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 培训资格验证 | 官方微信 | 联系我们 | 商业举报

Copyright © 2014 - 中商商业创新发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1号; 电话:010-88811788
京ICP备2024053426号 技术支持:学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