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欢迎您的到来!现在是: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阅读
火灾事故调查询问存在的问题、难点和注意事项
作者:宜春市消防支队 | 日期:2015/12/8 15:59:33 | 人气:

    摘要: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市火调人员在火灾事故调查询问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发现和提出调查询问的工作的难点、探索调查询问工作的注意事项,为火调人员办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火灾事故;调查询问;证据;审查

 

    火灾事故的调查询问是指火灾调查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通过问答的形式对相关人员进行查询,收集火灾相关证据的一项调查活动,是认定起火原因,处理火灾的重要手段,是发现火灾肇事人的重要措施。也是火调人员为了查明案件真相,向相关人员询问了解,调查印证有关情况,从中发现线索和收集证据一项主要、常用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现阶段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多元性,各种社会矛盾处于凸显位置,火灾现场的复杂性,以及火调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致使火灾调查在调查访问工作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难点,亟需解决。

    1 当前火灾事故调查访问存在的问题

    1.1 询问对象方面,存在着询问对象不全,关键人物没有问到的现象。

调查询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能够证明起火原因的客观事实。因此与火灾发生最有联系的人是询问的重点。询问的重点对象有“六种人”:一是最先发现起火的人和报警的人。二是最先到达火场灭火的人。三是起火前后离开现场或起火时就在现场的人。四是熟悉起火现场物品摆放或生产工艺的人。五是值班人员。六是目击证人。

    1.2 询问内容方面,主要存在询问准备不足、现场勘查不足和询问技巧不足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一是针对特定的对象该问的内容没有问,如针对熟悉起火现场物品摆放或生产工艺的人,很多人能够询问起火部位存放、使用的物品的种类、数量,但是没有详细询问物品的性质、相互位置、存放的时间和存放条件等,不利于火灾原因的排除;二是在开展询问前没用对现场进行勘查,询问中现场的描述不准确,词不达意,有的描述与现场所实际不一致。比如:存放的物品的方位和位置问题等。三是大部分火调人员在询问时由于多种原因,询问的技巧不足,存在着诱供现象。比如:发生火灾前,你已闻到电线被烧焦的味道了吗?或者:你首先已看到起火卧室床头柜火光是什么颜色的?这样的提问向被询问人直接暗示了起火原因和起火部位。

    1.3 询问的时间方面,主要存在着询问不及时的现象。

有的调查访问火灾不及时,甚至很长的时间才开展调查访问,当事人不信服,导致信访案件的发生;还有的火灾由于社会背景、利益关系,调查不及时导致当事人或者知情人之间串供,故意隐瞒事实,给火调带来了难度和风险。

    1.4 询问的程序方面,主要存在着询问不规范导致证据作用丧失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在询问栏中询问人不签名或一个询问人签名;二是询问人代另一个询问人签名;三是无询问起止时间;四是询问笔录结尾处无被询问人“以上笔录我看过,与我说的相符”的记载;五是同一时间同一询问人询问两个被询问人。六是对证人的询问采用讯问方法。比如:询问笔录中有对证人采取传唤措施的记载等。

    2 当前火灾事故调查询问中的难点

    随着我市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维权意识日益提高,给火灾调查访问工作带来了三大难点。

    一是拒证。由于社会的原因,部分的知情人认为事不关己,为了减少麻烦,采取高高挂起的态度,拒绝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甚至还阻止家人配合调查访问工作。

    二是误证。也有的热心人士原意提供信息,但是提供的信息里面有大量不切合实际的主观推断或者夸大成分,还有的目击证人提供的信息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需要火调人员加以甄别。

    三是伪证。有的火灾事故涉及利益方面,部分别有用心人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左右调查人员的思维和视线,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采取了作伪证的办法。

    3 火灾事故调查询问中的注意事项

    调查访问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技术性、经验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调查人员有吃苦耐劳、求真务实工作态度,有刨根问底、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有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3.1 做好调查访问的准备,强化调查访问的针对性

    3.1.1 是列出询问的提纲,确定询问对象和询问的内容。在调查询问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最好是列出询问提纲,把要询问的对象和每个对象要询问的内容列出来,对号入座,确保不漏对象和不漏内容。比如:对最先发现起火的人。应向他们了解起火起间、起火部位、发现过程,火势蔓延方向,燃烧状况、有无可疑人出入等;对最先到达火场灭火的人,应向他们了解灭火时的火势状态,有无异味,对火灾现场有无移动和破拆、门窗是否完好等;对起火前后离开现场或起火时就在现场的人,机器设备的运转情况等;有了充分询问准备,还可以确保询问“一次成型”避免了多次打扰有关的知情人。

    3.1.2 是及时开展询问,确保信息和线索真实可靠。调查询问的重点要强调一个“快”字,大量火灾调查事实表明,不及时开展询问一般会带来两个不利的后果。一是当事人或者知情人串供,掩盖真相,扰乱调查。原因多方面的,有社会的,有经济的,还有感情的,一旦出现串供和伪证,直接导致火调可能出现错误的定性和结论,给火调工作带来不利的被动局面。二是当事人或知情人回忆不准确,容易出现误证现象。根据人的记忆曲线表明,人的记忆力准确度是随着时间发展逐渐衰退。比如:事发后20分钟、一天、一个月,当事人的记忆准确度分别降低42%7%79%。因此,快速开展调查询问有效防止当事人或知情人出现误证和伪证现象。

    3.1.3 是注重询问技巧,确保询问的效果和法律的效力。一是根据不同的被询问对象,选择不同的询问环境和时段。询问时,一般宜选择安静的环境进行询问,有助于其准确记忆当时火场有关情况。也可选择火场中进行询问,通过火灾现场感观刺激,帮助其准确回忆有关情况。也可选择比较保密地点进行询问,可以防止因左右邻居、同事知道其在作证时吐露一些保密的实情和一些细节,而担心有可能出现不利的影响。对少年和妇女的询问,一般要避开晚上或清晨。二是要注意询问的方式和方法。针对与火灾事故毫无联的目击证人,可以让其自由陈述;针对与火灾事故有关联的当事人,比如针对起火前后离开现场或起火时就在现场的人,应采取刨根问底的方法,对其陈述的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发现新的重大问题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有抵触情绪,怕麻烦不愿提供线索的人员,火调人员切记不可态度傲慢,要耐心细致地宣传国家政策、法律规定,感化和教育其接受调查,提供线索。三是要注意询问的规范程序,避免产生诱供,还要注意询问笔录的完整性,比如;两人询问、询问人签字、被询问人逐页签字等细节问题,确保询问笔录的法律效力。

    3.2 做好询问与勘查的互动,强化调查访问工作的关联性

调查询问和火场勘查是关系火调成功与否的两个关键环节。调查询问和火场勘查从来不是孤立的,是互相关联,相互印证和互相补充的。查看现场才能确定询问重点和难点,才能有的放矢地询问,对被询问对象所讲的物品,方位等才能准确地记录和描述;查看了火灾现场,对火灾的大体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询问时才能掌握主动权,询问时应该怎样问,问什么,达到什么样效果和目的。调查询问中当事人或有关知情人提供的信息和有价值的线索要在现场勘查中得到印证和体现。

    3.3 做好询问材料的审查,强化调查访问成果的真实性。

    3.3.1 要做好询问材料的形式审查

    主要审查:一是询问人、被询问人、证人、当事人签名是否符合法律要求;二是询问笔录记录的内容是否与火灾事实有关联、相互印证;三是开展询问的执法主体以及程序是否法定。四是被询问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或身份,以判断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3.2 要做好询问材料的内容审查

    证人证言并非都能完全证明火灾事故的真相,只有那些符合实际情况的证言,才能作为认定起火点和分析火灾原因的依据。现实中,被询问人出于不同的原因和目的,可能做出误证和伪证。以下“六个方面”需要重点审查:一是审查被询问人提供的信息是否有主观方面成分,是否存在有夸大或缩小的情况。四是审查被询问人提供的信息是否能与实际火场相互印证。五是审查被询问人与火灾责任的关系,被询问人与火灾责任者或嫌疑人的关系。六是审查被询问人的前后证言之间,以及和其他证据之间是否有矛盾。

上一篇:支队组织召开《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宣贯会
下一篇:40.5万亿元 制造业加速提质增效
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 培训资格验证 | 官方微信 | 联系我们 | 商业举报

Copyright © 2014 - 中商商业创新发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1号; 电话:010-88811788
京ICP备2024053426号 技术支持:学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