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秋季消防安全形势稳定,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切实消除火灾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宜春支队以消防宣传“七进”机制为主抓手,通过带头学、体验学、典型学、全面学、生动学、暖心学、指尖学,做消防安全明白人(“七学一做”)筑牢秋季消防宣传基础,做好社会火灾防控体系的“基础性、源头性”工程。
进机关,党政机关带头学。“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全面提升宜春消防官兵灭火救援的能力,支队精心组织了百名官兵“六熟悉”培训,切实提高官兵们的消防理论与实战水平。同时,为全面检验整建制中队实战化训练成果,进一步促进部队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提高,支队开展了辖区熟悉“四项竞赛”活动,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13个中队52名官兵在四项竞赛科目上展开了激烈角逐。为进一步带动全市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支队主动与市委党校进行对接,先后开展了消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培训班、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党内外科级干部培训班,插入消防安全专题讲座课程,共计培训讨论时间2天,培训党政机关科以上干部共计600余人。
进学校,广大师生体验学。宜春支队以消防知识进军训为契机,以“上一节消防课、进行一次疏散演练、参观一次消防队站或消防科普基地、完成一次暑期家庭消防作业” 为内容的 “四个一”活动为抓手,以消防安全教育专门课程与学科渗透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模拟演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三结合的方式努力帮助学生做消防安全明白人,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截止目前,全市共向学生上了百余堂消防课,组织疏散演练五十多次,引导学生参观消防队站和消防科普基地百余次,发放学生军训消防安全知识读本10万余册。
进社区,城镇居民典型学。为了推进消防知识“进社区”,宜春支队联合民政部门开展“社区消防宣传大使行动”,推动有条件的社区,依托微型消防站设置消防安全体验室。培育社区消防宣传先进典型,30%的社区推选了1名消防宣传大使。同时,指导派出所、物业公司、居委会等组织开展常态化的居民家庭防火宣传活动,制订并检查落实群众性的《居民防火公约》。
进企业,企业员工全面学。为了提升企业消防安全,宜春支队推动交通企业利用机场、车站和出租车、公交车广告载体开展消防宣传。督促企业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消防工作责任制和员工新上岗、转岗、交接班前的必训内容。全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三提示”履行率达到100%,员工“一懂三会”学习掌握率达到100%。同时,对社会企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重点工种人员、专兼职消防岗位人员等1400余名一线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工作的“管理人”、“四个能力”建设达标,力求“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做到“重点单位”宣传培训全覆盖。
进农村, 农民百姓“生动学”。为了筑牢农村消防安全网,支队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文明村镇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教育工作内容;对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进行消防培训,明确1名村干部负责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同时为了提高百姓学习消防知识的积极性,支队结合农村的生活实际,开展“消防电影下乡”活动,并将防火常识制作成消防知识手卡、制作消防宣传片、印成传单分发给村民。
进家庭,居民群众“暖心学”。为了居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杜绝火灾,支队本着“消防安全从家庭着手”的工作思路,以走进每一个家庭宣传消防知识为突破口,在全市13个县区开展“家庭火灾隐患排查”活动。采取“上门入户”、赠送消防“大礼包”等方式,走街串巷进家庭开展消防安全“暖心”活动。深入居民院落和厨房等地,就易存在的火灾隐患,为居民群众详细讲述预防初期火灾的扑救、火场逃生自救、严禁小孩玩火等消防安全常识。
进网站,网民粉丝“指尖学”。为了推动消防宣传进网站,支队与当地各大门户网站加强合作,成立消防在线网络专栏,推出了消防之声消防频道和专题,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发布当地火灾信息,报道灭火和抢险救援行动、受理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曝光火灾隐患。据统计,今年支队通过移动、联通、电信共发送消防安全提示短信150余万条、更新微博1572条、微信635条、网上受理消防业务300余件。